實驗室基礎知識之標準溶液制備和標定
標準溶液的種類:
1.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:
也稱為標準滴定溶液,主要用于:測定樣品的主體成分或常量成分。其濃度要求準確到4位有效數字,常用的濃度表示方法是物質的量濃度和滴定度。
2. 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:
包括:元素標準溶液、標準比對溶液(如,標準比色溶液、標準比濁溶液等)。主要用于對樣品中微量成分(元素、分子、離子等)進行定量、半定量或限量分析,其濃度通常經質量濃度來表示,常用的單位是mg/mL,mg/L,μg/mL等。
3.pH測量用標準緩沖液:
具有準確的pH數值,由 pH基準試劑進行配制。用于對pH計的校準,亦稱定位。一般溶液是指非標準溶液,它在食品檢驗中常作為溶解樣品、調節pH值、分離或掩蔽離子、顯色等使用。一般溶液配制的濃度要求不高,只需保留1~2位有效數字。試劑的質量由架盤天平稱量,體積用量筒量取即可。
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的制備:
1.一般規定
標準溶液的濃度準確程度直接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度。因此,制備標準溶液在方法、使用儀器、量具和試劑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。國家標準GB/T601-2016《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的制備》中對上述各個方面的要求作了一般規定,即,在制備滴定分析(容量分析)用標準溶液時,應達到下列要求:
(1)配制標準溶液用水,至少應符合GB/T 6682-2008中三級水的規格。
(2)所用試劑純度應在分析純以上,標定所用的基準試劑應為容量分析工作中使用的基準試劑。
(3)所用分析天平及砝碼應定期檢定。
(4)所用滴定管、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,校正方法按JJG196-2006《常用玻璃量器檢定規程》中規定進行。
(5)制備標準溶液的溫度系指20℃時的濃度,在標定的使用時,如溫度有差異,應按GB/T 601-2016中附錄A進行補正。
(6)標定標準溶液時,平行試驗不得少于8次,兩人各作4次平行測定,檢測結果在按GB/T 601-2016規定的方法進行數據的取舍后取平均值,濃度值取4位有效數字。
(7)凡規定用“標定”和“比較”兩種方法測定濃度時,不得略去其中任何一種,濃度值以標定結果為準。
(8)配制濃度等于或低于0.02mol/L的標準溶液時,應于臨用前將濃度高的標準溶液用煮沸并冷卻了純水稀釋,必要時重新標定。
(9)碘量法反應時,溶液溫度不能過高,一般在15~20℃之間進行。
(10)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在常溫(15~25℃)下,保存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個月。
2.配制和標定方法
標準溶液的制備有直接配制法和標定法兩種。
(1)直接配制法:
在分析天平上準確稱以一定量的已干燥的基準物(基準試劑)溶于純水后,轉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,用純水稀釋至刻度,搖勻即可。
(2)標定法:
很多試劑并不符合基準物的條件,例如,市售的濃鹽酸中HCl很易揮發,固體氫氧化鈉很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二氧化碳,高錳酸鉀不易提純而易分解等。因此,它們都不能直接配制標準溶液。一般暗先將這些物質配成近似所需濃度的溶液,再用基準物測定其準確濃度。這一操作稱為標定。標準溶液有3種標定方法。
①直接標定法:
準確稱取一定質量的基準物,溶于純水后待標定溶液滴定,至反應完全,根據所消耗待標定溶液的體積和基準物的質量,計算出待標定溶液的準確濃度。如用基準物無水碳酸鈉標定鹽酸或硫酸溶液,就屬于這種標定方法。
②間接標定法:
有一部分標準溶液沒有合適的用以標定基準試劑,只能用另一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來標定。當然,間接標定的系統誤差比直接標定的要大些,如,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標定乙酸溶液,用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標定草酸溶液都屬于這種標定方法。